追求美好是一种力量


追求美好是一种力量

作者:中煤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总部 范敏娟

    诗人梁晓明先生说,“谁说美好仅仅是审美?美好其实更是一种撼动的力量,这种情怀才恰恰是我们最值得保留、保存、并要永久感恩的。”
  前阵子网络上流行的那封辞职信遭受了多少吐槽,也引起了多少人的共鸣。——“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正因为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美好,才驱使大家去追逐。我们工作、读书、运动、旅行,积极乐观的生活,每天都在追求,追求更好的自己,更好的生活。我想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想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想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所有的这些想要,不正是推动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吗?
  美好的力量,那曾经正是我们认知世界最起始的一股源泉,即使在幼年之时,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欣喜,也都正是被种种美好的事物所感染。那种单纯的天真,那份心怀美妙的联想与期冀,使我们看到了美丽世界多彩而多姿的面影。生活在继续,成人世界带给了我们更多别样的触动,逐渐地,美好从我们眼中渐渐隐退,而我们没有丝毫察觉。感知的钝化、情感的淡漠,被很多人视为一种人性的成熟,也被很多人当作惯常生活中理应的改变。
  从不知某刻开始,并非我们周边的美好少了,而是我们顾及的现实多了——现实真的不那么美好吗?扪心自问,我们其实并不能肯定。很多人很多时候都以为美好仅仅在审美中,它来自美艳的花朵、清丽的风景、杰出的艺术、装饰的环境,总之那被感官所能感应到的别致的外物才构成对人的吸引。但什么才能投射于人心,激发出人们对于外物的近乎迷恋的美感呢?——也许仍是一种潜在的情怀。
  是的,早年对于美好的向往,纯粹来自于被美好事物的感动。随着人生经历的增加,更多并不怎么美好的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于是对美好的感知变得麻痹与迟缓,但在内心深处,却时时呼唤着美好的再度造临,因为美好曾经清洗过自己的心灵,让自己得以珍视世间宝贵的馈赠。但终于,来自生活的时不时的磨砺和波折,使很多人已经找不到那些曾经依恋过的美好,那份单纯的喜好与痴迷在成人世界显得多么稚嫩和虚妄。甚至更多时候,是否美好已远不是生活的重心,务实的、切身的、有效率的选择更是人们判断事物的首选。但,美好和现实就一定绝缘吗?
  即使在天真的幼年,美好也并非直接等同于完美。那些苛求完美的理想化教育曾经使人犯难,在面对一个如此实际的人际世界时,很多的美好的心愿都无处藏身,没有人教导过我们不能去滥用真诚和善意,没有人耐心地让我们哪怕怀着一点童稚之心地去完成一个调皮的夙愿。因为抱持着美好的心意,我们坚持过、认真过、执拗过;也因为世界并不以美好作为它给予每个人的赠物,我们失败过、挫折过、低落过。反思由此而来:我们因美好而投身这个世界,难道说,美好终究只是幻影和错觉?——于是音乐、舞蹈、文学、书法、绘画、建筑、摄影、美食、山水……可以贪恋到的审美之物都被品尝被欣赏,不过是为了弥补渐渐失却的美好之心。复杂的人世人情让我们学会了防备与警惕,懂得了机敏与圆融,但并没有增添我们对美好的二度感悟。
  高尔基说,“当大自然剥夺了人类用四肢行走的能力时,却授予他一根拐杖,这就是理想!从此,人们就开始不自觉地、本能地追求着更好、更高的境界,让这种追求变为自觉的吧……只有在对美好事物的自觉追求中,才会有真正的幸福。”
  其实,我们忘记了美好原只在我们身边。我们一直在向远处寻找着曾经失落的美好,或者,彻底放弃了对美好的期待。世界从来都不缺乏丑恶之处,这也恰是我们对于美好的一个心结,企盼美好又无处发掘美好。当那些不怎么美好的事物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眼球时,我们又怎么可能辨认出早已融入了我们生活的美好?——这才是我们需要不断向自己追问的。
  我们到底丢弃了什么样的情怀,让我们曾经每每愤怒、抱怨、忧伤、困惑;我们失却了什么样的纯朴而温煦的信念,让我们无法体味来自世界的恩赐和挚爱?让我们来细细清点,原来我们从来就没有缺失过什么,原来在生命的另一处,已经悄然开始了另一份丰盈。那是一种情怀的复苏,是一种重新激越起的感念之情,它来自觉醒之后的自爱,归于一种重生般的撼动的力量。那美好的情愫,在心间原来竟从未真正消散,它已不再是童话式的梦幻和唯美化的理想,而是更贴近脚下的土地、更靠近周边的生活,成为一种真正能焕发人的成长意志的能量。这种力量,正一点点复苏,一点点重燃,让人看到破障之后新鲜的生机。
  这力量、这生机来自重新被唤起的情怀,来自我们第二次获得的美好的眼界。美好不在美本身,而在对心灵的深度浸润和滋养,那么学会珍惜吧,学会感恩吧,那样更多爱的能量会自行汇聚而来,那样自己胸中的世界会更明亮、更开阔、更美好。